摘要:扬水灌溉的社会效益已被人们认知,但工程在长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却往往不被人们关心。在工程长期工作中对改善地区的自然生态和贫困地区的经济面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长期的的使用带给扬水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泵站老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需要被大家所了解。 

  关键词:扬水泵站;老化问题;系统改造 

  扬水泵站机电设备老化是困扰扬水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管理单位资金紧缺制约着扬水泵站及时有效地进行技术改造。针对扬水泵站老化情况,根据其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几年的技改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泵站技术改造的几点建议。 

  1 农业灌溉扬水泵站现状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泵站在建成投运以来一直肩负着繁重的引水任务。工程设施年老失修、损坏较为严重。泵站能耗不断增加,效率逐年下降,运行管理费用逐年提高,一些设备带病运行,隐患比比皆是,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泵站的安全运行和效益的发挥。 

  1.1 保护检测仪表落后 由于机电设备老化,部分设备超期服役或接近报废期限,故障、事故的几率增大,保护系统理应发挥作用。但因长期调试运行,继电器触点氧化、粘连,动作灵敏度差,保护拒动、误动象时有发生,监视仪表指示误差大且容易损坏。 

  1.2 水泵严重老化 扬水泵超期服役老化严重,性能下降,效率降低。同心系统中电动机定子线圈老化十分严重,发脆、龟裂、绝缘阻值下降,无法承受规定的交流耐压试验。运行中发热超过允许温升,绝缘击穿,匝间、相间短路,烧毁电机事故时有发生。分接开关故障增多,李堡泵站主变压器因分接开关故障,长期带病运行。随着装机容量的增大,变压器基本上满负荷运行,无备用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直接影响到该站以及整个系统的供水灌溉任务。 

  1.3 水泵选型不当 由于建站时水泵规格品种不全,选型时只能用性能相近的水泵,从而带来的问题较多。工作时水泵偏离高效区运行,因水力冲击损失大,泵体大面积破损,部分区域已接近穿孔,每年靠补焊、涂护维持运行。 

  2 近年来泵站技术改造的成效 

  通过对泵站存在问题的分析,本着从实际出发,制定技术改造方案。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恢复工程设计效益和机组设计效率,延长大修周期,降低泵站的运行管理费用。在土建工程不作大的变动情况下,适当增加装机容量,提高供水能力。利用国家灌区续建配套资金技改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了泵站的供水能力,解决了供需水突出的矛盾。应用的新型机电设备大大提高了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了泵站运行成本,促进灌区经济持续发展。其次大量新技术、新材料开发研制和推广应用使水泵平均运行效率取得明显效果。 

  2.1 加大宣传力度 加大宣传可以引起有关部门对泵站技术改造重要性和紧迫性的重视,争取建立泵站技术改造专项基金。从近年资金来源来看,主要是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项目部分经费用于泵站技术改造,但由于缺乏泵站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使得泵站技术改造步伐缓慢。 

  2.2 大力推行低能耗、高效益的技术改造 技术改造不是简单的修复和更换,而应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国内先进的主机泵和控制设备。在技术改造中,要增加高新技术的含量,以提高技术改造的经济效益,并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的水平。 

  2.3 泵站技术改造要改善运行条件 在更新技术改造中,要注意改善运行条件和环境,降噪、降温;同时,不断提高技术管理的水平,提高自动化程度,使泵站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现代化”的要求。 

  2.4 泵站技术改造应达到的目标 提水流量达到或超过原设计要求的灌溉标准;应使泵站八项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重点考虑装置效率的提高,注重降低能源,节约运行成本,提高泵站运行效益;搞好优化调度,提高泵站运行的经济性。对梯级调水的要求,应考虑机组与机组之间、泵站与泵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梯级配合,使更新改造后的泵站整体效益最高。 

  3 水泵站工程管理项目主要任务 

  3.1 积极投入扬水泵改造力度 水利管理部门做好宣传工作,使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和上级水利管理部门认识到灌溉工程的重要性,财政预算列专项改造资金,并且保证资金足额到位,逐年实施改造。其次是加快水价改革,促进节水节能,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实现以水养水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工程管理单位积极抓好综合经营创收工作,以自身优势发展经济实体,变“补血”为自身“造血”,自筹部分资金进行改造。四是抢抓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水利基础设施大发展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对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投入,争取项目进行老化改造。 

  3.2 泵站技术改造的主要目标 明确泵站技术改造的主要目标是搞好泵站技术改造的关键。以节水为中心的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灌区的用水量是用能源换来的,灌区节水就等于泵站节能。因此,泵站技术改造的目标主要是以节能为中心,降低提灌成本,增加泵站流量,扩大工程效益,确保泵站安全运行,以使泵站正常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l] 姜乃昌.水泵及水泵站.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