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节水问题受到了各个城市的普遍关注,虽然现有的技术、设备还不够先进、完善,然而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下,越来越多、越来越先进的节水技术措施和节水设备不断被研发出来,众多学者对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研究,不断提出新的方向和思路,持续改善了我国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节水状况着于这一考虑.本文试从给水和排水系统设计优化两方面进行相关阐述。 

关键词:建筑 给水 排水 优化设计 
  一、引言 
  在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突飞猛进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人物流的频繁互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混凝土道路在不断地拓展着,以便缓解汽车增加所引致的交通堵塞,再加上生态环境的破坏引发自然暴雨的相对增多,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我国不断上演“水城”景观,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不可估量的损失,事故突发的危机让人不寒而栗。因此,传统的建筑给水排水系统日益不能适应需求,成为迫在眉睫的城市问题,必须对给水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二、给水系统设计优化 
  这两种供水方式是根据变频调速泵和无负压供水设备的缺陷应运而生。全流量高效变频调速给水设备是基于全天用水量的不同而使最不利点自由水头的总扬程也随之不同。详言之,就是通过秒流量的不同流量段来配置各流量段所需的扬程和水泵,并利用变频调速控制和PLC编程控制,进而使各流量所需水泵均能高效运行。而传统的变频调速供水设备是基于设计秒流量及此时所需扬程来选用水泵进行运转的,当系统用水量不断趋于减少,水泵转速频率就会相应降低,直到达到临界值水泵低效工作为止。由于全天侯出现设计秒流量的时段较少,因而使水泵通常不能达到高效节能运行。二次供水前置设备是用于单体建筑供水系统中并在二次加压泵组之前配置的设备,它能够有效利用管网余压对二次污染做到防患未然,不宁唯是,而且能够根据工程需求设置调节容积达到满足城市的调节水量。但它要求承受余压而使造价陡升,不过从建筑寿命周期衡量,运行过程节省电量相对初期设备投资反而性价比更为划算。 
  三、推广新型节水设备 
  1.推广使用节水、节能型管材和阀门。作为建筑给排水的常用配件,管材和阀门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节水效果的好坏,所以,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应当尽量选用节能型设备。 
  2.推广使用节水型清洁卫生用具及节水型配水器材。目前,房屋建筑所使用的座便器多为冲水量在11L以上的耗水量大的座便器,而厨房的洗涤盆、盥洗室的面盆以及淋浴喷头等耗水量也极大,若能采用冲水量小于6L的座便器则可节水14%,而若能采用充气水龙头或瓷芯节水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则能节水20%―30%左右。利用这些节水用具可以大量节约用水,高效的达到节能目标。 
  四、排水系统设计优化 
  1.污水排水系统 
  室内排水系统主要排除污水和废水,排水管道设计必须保证通畅排水并预防卫生器具水封的破坏而散发臭气影响室内卫生。因此,建筑排水系统设计的优化目标是使排水管道内压保持稳定,维持水封完整无损,即使因故破坏进行维修也是简便易行,工程造价低廉。室内排水系统分为废污分流制和废污合流制,究竟采用何种室内排水形式,应根据所在城市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和室外排水制度确定。而“水规”对建筑物内下列情况明确规定采用废污分流排水系统:(1)废水回收再利用;(2)建筑物对卫生标准要求较高;(3)污水需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许可排入市政管道。凡事有利就有弊,废污分流虽然可以减小化粪池容积,但会相应设置更多室内排水管和室外检查井数量。而化粪池出现是应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滞后产生的配套设施,但有些地方却因化粪池的设置,反而出现池内微生物养料不够需要另加粪便。 
  2.新型雨水排放系统 
  近年来,我国有些城市一旦遭遇暴雨就会成为“水城”,被戏称为“东方威尼斯”。虽然许多城市采取了多项综合治理措施,先后修建和改建排水设施,但却收效甚微。对城市雨水内涝进行追根溯源,就是我国不断扩大干预自然循环系统范围同时却大大忽略了城市水环境系统的影响。如今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雨水地下渗透和滞留、贮存及净化处理与中水利用系统设计,并逐渐形成以渗为主和贮蓄排、以储为主和渗排桴鼓相应的排水系统。我国近期兴建的排水工程也日益运用雨水入渗和调蓄系统,大力倡导低影响开发(LID)理念。 
  低影响开发(LID),就是要求通过模拟生态环境水文所处原始自然条件,利用追求治本的源头控制设计理念,广泛采取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的先进技术控制方式,竭尽可能维持或恢复区域未开发时的地理原貌的水文特征。低影响开发(LID)理念主要是科学积极地布置雨水调蓄和入渗系统,通过分散引导方式对雨水径流进行行之有效的源头控制,从而大大减少雨水径流最高峰值流量和雨水径流总量,实现手段如透水材料、植被浅沟、渗透排水沟和植物过滤带,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针对露天硬地面可以铺设透水材料,使大量雨水能够快速渗入地下,形成含水量较多的土壤层,旨在使雨水径流量由一发不可收拾地短期汇聚变成细水长流式的长期扩散。针对道路两侧一般布置渗透排水沟,目的是将部分雨水能够大面积地渗入地下,并有效及时地过滤掉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对业已形成的雨水径流则普遍采用渗透管,以便有效削减暴雨期形成洪峰的频率和径流量。 
  参考文献 
  [1]李润改,戚斌.论建筑给排水中的节水问题.中小企业管理与科学(上旬刊),2010. 
  [2]于春红,李景帅.关于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水的一些新措施,建筑设计管理,2007. 
  [3]陈建华,徐宏.浅谈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新技术.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2). 
  [4]曹召生.节水措施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