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初步介绍了建筑的屋面排水的重要性,结合作者设计经验,从实用性与经济性的角度,通过推理的方式对排水找坡方式进行比对,提出经济合理的屋面排水找坡方式。 

关键词:雨水;平屋面;找坡;找坡材料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对降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突发暴雨的频率不断提高,对城市排涝及建筑排水都经历了更多严峻的考验,在我们设计的玻璃厂的建筑中,个别工段对建筑防雨的要求特别高,因此,建筑的屋面排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按照设计单位的设计分工,建筑屋面排水一直是由我们建筑专业来设计,而多年的建筑设计工作中,我注意到有些设计人员对屋面排水的概念比较模糊,设计不够深入,借此机会,希望能结合自己多年的体会,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 
  建筑作为生产线的围护结构,最根本的作用就是遮风挡雨,所以说屋面组织雨水的能力,对于使用者来说,直接决定了建筑设计的成功与否。目前,建筑的屋面按材质分类大体上可以分为钢结构屋面的钢筋混凝土平屋面。钢结构的坡屋面的结构特性决定了其表面雨水的流向,而平屋面的雨水组织因设计者的不同而显得灵活多变。 
  平屋面的排水一般采用墙外设檐沟找坡和屋面本身找坡两种办法来解决。在外墙或女儿墙外作成檐沟,立面造型要受到一定约束,不能完全实现;屋面本身找坡仍然是目前采用较多的形式,屋面找坡分为结构找坡和建筑找坡。但是某些平面不规则,变化较多,结构找坡受到一些限制,也难以实现;另外,房间内的顶上板面不平,看起来不舒服。因此,全由建筑找坡较为简便灵活。这里讨论研究的问题也仅限于此。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中规定,平屋面的排水坡度宜为2%~3%,结构找坡宜为3%,材料找坡(即建筑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坡度不应小于0.3%。在设计实践中,权衡利弊,主坡作成2%,副坡(即边坡)作成0.5%较合适。 
  一、找坡方式 
  ①单坡式:一个斜面坡向雨水口 
  主坡是指大面积或主导排水的排水坡,副坡是指与主坡垂直或成一定角度的排水坡。主坡大很容易把大面积的雨水迅速排掉,主坡汇集来的大量雨水到副坡处,只要畅通且有一定坡度,就能很快排走。副坡近似边沟的作用,所以其坡度可以减小,不要与主坡相近,否则费工费料。 
  二、找坡材料的用量 
  平常在设计和制图过程中,只图方便和省事,能把水排掉就行,但对找坡材料用量却很少推敲和分析,殊不知排水方向和方式的不同,导致材料成倍增长,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所以值得注意,下面举例说明。 
  从上述四种情况计算结果来分析,屋面面积完全相同,主坡坡度也都相同,可是由于找坡方式和方向不同,找坡材料的数量却有很大区别。第一、二种情况相近;第三种情况制图和实际操作都较方便,用料也少;第四种情况找坡方式一样,但方向不同,可找坡材料用量相差甚远,几乎比第三种情况多一倍。所以综合上述四种情况,从排水效果来讲都可行,但从找坡材料数量来讲第二种比第一种省,第三种最省。综上所述,在设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主坡设在长边方向的双坡排水最合理。 
  以上涉及的内容是我在设计中总结的一些想法,不甚全面,可能有不合理之处,愿与业内人士共同交流,共同努力,做好屋面的排水工作。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鸡西大学学报》 2005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