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从沉井开挖施工方法进行论述,提出了沉井排水下沉及干封底的施工方法,并在某污水处理工程中实际进行了施工研究,达到了沉井施工质量及安全保障的效果,解决了沉井施工困难的难题。 

  【关键词】 沉井;下沉;抗浮 

  1 沉井简介 

  1.1 本工程的进水泵房沉井为钢筋混凝土方形形构筑物,短边长10.8m,长边长12.7m,外壁厚0.95m,井内挖方约1600m3。 

  1.2 沉井总高度为13.70m,其顶面标高为2.90(绝对标高,下同),刃脚底标高为-10.80。对照进水泵房室外地坪的设计标高2.60,沉井的埋置深度为13.40m。 

  2 工程地质状况简介 

  2.1 地形地貌及地下水。 

  2.1.1 拟建场地的地貌单一,属潮坪区,地形较平坦,无暗浜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内自然土平均标高(绝对标高)在1.50m左右。 

  2.1.2 场内浅层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受大气降水和地表迳流补给,地下水位埋深0.4~0.8m,相应地下水位标高为0.38~1.92m。 

  2.2 地层特征。与沉井相关的各层土质的特征见下表所示: 

  3 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选择 

   沉井是用于深基础和地下构筑物施工的一种工艺技术,其原理是:在地面上或地坑内,先制作开口的钢筋混凝土筒身,待筒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在井内挖土使土体逐渐降低,沉井筒身依靠自重克服其与土壁之间的摩阻力,不断下沉直至设计标高,然后经就位校正后再进行封底处理。 

   沉井方法有多种选择,如: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和分节制作、分节下沉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设计的具体要求,沉井的主要施工方法将作以下选择: 

  3.1 沉井方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工艺技术。根据对拟建场地的土层特征、地下水位及施工条件的综合分析,设计要求本工程的沉井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方法。 

   该方法可以在干燥的条件施工,挖土方便,容易控制均衡下沉,土层中的障碍物便于发现和清除,井筒下沉时一旦发生倾斜也容易纠正,而且封底的质量也可得到保证。 

  3.2 降水方法:井外真空深井泵与井内明排水相结合。采用排水下沉和干封底的施工技术,关键是选择合理可行的降水方法,使降水效果满足排水下沉的技术要求。根据本工程的沉井施工特点分析,可供选择的井外降水方法主要有两级轻型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及真空深井泵降水等。 

   经对上述方法的比较与论证,采用井外真空深井泵与井内明排水相结合的降水方法。与其他降水方法相比,采用该方法降水不但施工方便、降水效果好,而且能有效防止③夹粉土层可能发生的流砂或管涌等不良现象发生,以此保证沉井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3 制作与下沉方法:两节制作、两次下沉。沉井施工的一般方法为:一次制作、一次下沉;分节制作、一次下沉;多节制作、分节下沉(制作与下沉交替进行)。沉井过高,施工技术难度较大,而且在下沉时容易发生倾斜,因此应采用分节制作、分节下沉方法。沉井分节制作的高度,应保证其稳定性并能使其顺利下沉。根据本工程的特点与设计要求,对沉井应采用两节制作、两次下沉的方法。 

   沉井分节制作与下沉的要求是:第一节沉井高度为7.2m,起沉标高为±0.000(绝对标高,下同);第二节沉井高度为5.2m,接高处(后浇段标高)为+2.500。 

  3.4 沉井底部地基加固方法:压密注浆。本工程的沉井持力层处在③夹砂质粉土内。该层土体湿度达到饱和,为流塑状态,属高压缩性,Ps平均值较低,承载强度也相应较低。针对这一不利的地质情况,设计要求对该层土体采取压密注浆的措施,使地基得到加固,并防止或减少渗透和不均匀的沉降。 

  4 沉井下沉方法与技术措施 

  4.1 沉井下沉的作业顺序安排。下沉准备工作→设置垂直运输机械设备→挖土下沉→井内外排水、降水→边下沉边观测→纠偏措施→沉至设计标高→核对标高、观测沉降稳定情况→井底设盲沟、集水井→铺设井内封底垫层→底板防水处理→底板钢筋施工与隐蔽工程验收→底板混凝土浇筑→井内结构施工→上部建筑及辅助设施→回填土。 

  4.2 沉井下沉验算。沉井下沉时,必须克服井壁与土间的摩阻力和地层对刃脚的反力,其比值称为下沉系数K,一般应不小于1.15~1.25。井壁与土层间的摩阻力计算,通常的方法是:假定摩阻力随土深而加大,并且在5m深时达到最大值,5m以下时保持常值。 

   沉井下沉系数的验算公式为:K=(Q-B)/(T+R) 

   式中:K――下沉安全系数,一般应大于1.15~1.25 

   Q――沉井自重及附加荷载(kN) 

   B――被井壁排出的水量(kN),如采取排水下沉法时,B=0 

   T――沉井与土间的摩阻力(kN),T=πD(H-2.5)・f 

   D――沉井外径(m) 

   H――沉井全高(m) 

   f――井壁与土间的摩阻系数(KPa),由地质资料提供 

   R――刃脚反力(kN),如将刃脚底部及斜面的土方挖空,则R=0 

   本工程沉井的验算的条件为: 

   沉井尺寸为:12.7×10.8m 

   沉井全高12.40m,分二节制作、二次下沉,第一节高度7.2m,第二节高度5.20m。第一节沉井自重为43.2×0.95×7.2×25=7387.2kN。沉井总重为43.2×0.95×12.4×25=12722.4kN 

  井壁摩阻系数为:③夹层土均为12KPa;③夹层土为20KPa, 但5m以上为12KPa;③夹层土为15KPa。第一节沉井下沉系数验算:K1=7387.2/43.2×(7.2-2.5)×12=5473/4860.72 = 3.03 

  第一节沉井的下沉系数满足安全验算要求。第二节沉井下沉系数验算:K2=12722.4/43.2×(12.6-2.5)×15=9851.44/8182.2=1.9。第二节沉井的下沉系数满足安全验算要求。 

  4.3 沉井封底后的抗浮稳定性验算。沉井封底后,整个沉井受到被排除地下水向上浮力的作用,如沉井自重不足于平衡地下水的浮力,沉井的安全性会受到影响。为此,沉井封底后应进行抗浮稳定性验算。 

   沉井外未回填土,不计井壁与侧面土反摩擦力的作用,抗浮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K=G/F≥1.1 

   式中:G――沉井自重力(kN) 

   F――地下水向上的浮力(kN) 

   验算条件: 

   沉井自重为井壁和封底混凝土重量:12722.4+3204=15926.4 kN。 

   地下水向上浮力:由地质勘察资料得知,验算浮力的地下水深度按10.8m考虑,则:F=10.8×12.7×10×10.8=14813.28 kN 

   K=15926.4/14813.28=1.07 

   根据上述计算可知,沉井封底后如停止降水,沉井自重可以抵抗地下水的浮力。但沉井封底后,井外的深井降水与井内的集水井排水任继续进行,直到沉井内部结构和上部结构完成后再停止,确保施工安全。 

  5 使用效果及结论 

  5.1 使用效果。本沉井工程,自工程开始施工至沉井施工完毕,整个施工过程中,沉井下沉稳定,施工过程中未出现沉井大幅度下沉,沉井施工完毕至上部构筑物施工完成,沉井未出现明显沉降或上浮,其附近建筑物均未受影响,效果较好。 

  5.2 结论。①施工中,沉井四周深井井点降水深度需严格验算,以防止开挖过程中出现管涌等状况。②沉井施工在开挖过程中,需四周同时开挖,避免单独挖一面,引起意外倾斜,同时开挖沉井时,沉降观测随时进行,以控制下沉速度及下沉深度。③沉井施工完毕至上部结构施工完成中沉降观测不能中断,同时做好应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