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泵在运转过程中,随时都可能发生一些异常现象,而这些异常现象往往是设备出现故障的先兆。如何判断故障,我们可以通过运转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处理故障,将损失减轻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设备在良性状态下运转。
通过多年工作观察积累,归纳如下三种基本方法。
一、直接分析法
直接分析法是根据水泵故障的直观现象来判断故障发生的部位,例如:
1.水泵出口压力标指针到头,而压力表又确认正常,则可判断为水泵出口阀门忘开或出口阀电气线路接触不良使阀门未动作,应开阀或检修电气线路。
2.水泵轴芯处漏水过大,则说明填料盖内盘根损耗过大,或压盖过松,应予更换或旋紧填料压盖。
3.新泵投运时水泵电动机电流过大,则多为填料压盖过紧,应适当调松压紧螺母。
4.若出现水泵电动机冒烟或有焦糊味,则该电动机必已烧毁,应予更换。
5.若出现水泵尾盖内柱状喷水,则多为铸造质量低劣而穿孔,应予更换该铸件。
6.若用铜、铁听棒触及泵轴承部位听到有金属刮击声或啸叫则该处轴承失效,需立即更换。
这类故障通过听、看、摸、闻的方法可直接判断,但大多数故障的初期往往呈现的是一种或数种间接的、隐含的现象,并非“一眼”就能判断准确的。因此除了要求运行人员掌握、精通直接判断故障法外,同时还要逐渐了解、学会、熟悉间接分析法。
二、间接分析法
间接分析法是一种以水泵专业知识为基础,借助于逻辑推理的方法来分析判断故障点及原因。
(一)循环水量减小
循环水量降低时,用直接分析法就可判断出泵系故障,至于是泵系的哪一部分,则要做进一步的分析检查。因此,当循环水量减小时,应立即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若看到阀芯开启很低,则可断定为阀门未开的操作失误或电气故障,应相应开启阀门或检修电气,若看到阀芯开启很高,则可断定为阀门或阀板脱落,应立即将水泵停止运行,然后检修阀芯或换阀;若管系人口端布满杂物,则为堵塞故障,应清除杂物;若是新投入的水泵,阀门开度正常而流量小,则多为关系弯头过多、过急、阻力过大而影响流量,应简化管系弯头;若用测速表测得电机转速大大低于铭牌值,则为电机或电气部分故障,而非泵体本身。
(二)水泵振动
其判断过程可简写为:
水泵运行发生振动→应立刻检查泵体与电机→泵体与电机轴不同心一安装不当;→水泵地脚螺丝松动安全维护问题;→泵与电机靠背轮端面不平行→安装缺陷;→泵与电机靠背轮之间为留间隙→组装质量差;→泵或电机端部轴承磨损严重或跑外套→润滑不良或轴承质量低劣;→轴承弯曲,制造缺陷,大修后组装不良而烧瓦。
(三)水泵耗功过大、电流过大
其判断过程可简写为:
水泵耗功、电流大——检查泵体斗、检查填料压盖,填料压得过紧;→检查机械摩擦情况——转子与固定部分或平衡盘与平衡环发生磨擦。
三、综合分析法
综合分析法是前述直接法与间接法的有机结合,是对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方法,主要用于对比较复杂的故障现象进行分析判断。下面通过举例即可初步理解和掌握此方法。
故障之一:
长期投运的水泵流量偏小,出口压力偏低,泵体和电动机壳偏热。
此时,应对下列部分进行检查并作出判断:
1.泵入口阀门是否开启失灵或阀杆有无断裂阀瓣脱落。
2.水泵入口管有无杂物堵塞、结垢和腐蚀。
3.叶轮和封闭圈之间间隙是否因摩擦而增大。
故障之二:
水泵启动后电动机电流一直过高,水泵转动时有强烈的振动和异声,轴封处有焦味和白烟,关机后几乎无惰走时间而急速转停。
原因浅析:
水泵启动时轴封处冒白烟,转动阻力大,主要原因是盘根与轴套之间没有建立起水膜层,是盘根填料失去润滑和冷却。这往往是由于在加装新填料中盘根压的过紧,水泵启动时,填料和轴套间一时无法产生缝隙而正常泄水,由于干摩擦,两者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过热,转动阻力大,于是电流不回头,泵体振动,产生焦味和白烟等现象。
处理:应切换至备用泵,然后重新加装填料,注意切勿压得过紧。
故障之三:
水泵出口压力表有压力,但水泵仍不出水。
这时应检查:
1.水泵转向是否有错误。
2.叶轮是否堵塞。
若是新装水泵,排除以上两种原因后,可推断为管道阻力太大。
故障之四:
轴承部分过热,用听棒细听轴承内无明显异响,又无泵体异常振动,转速正常,冷却水畅通,油杯内有二硫化钼。
分析:轴承内无异响,泵体又无振动,这说明轴承运转有效尚未损坏,油杯虽有二硫化钼,则不能肯定该油是否进入轴承,因为只有润滑不良才会使轴承温度升高,故可推断为缺油初期故障。后经用铁棒插入油杯,可见油杯下部是空的,即出现虚假满油的“搭桥”象。
处理:重新加上润滑油。
类似虚假油位事故极易出现,我们尤其应注意综合分析判断,才能确保水泵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