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建设与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密切相关,给排水工程关系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以及日常生活的质量,因此,对当前市政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设计要做到严格精细化。文章围绕市政给水和排水管道的施工设计布置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给排水;市政工程;管道
1、市政给水管道布置设计及技术措施
1.1 由于我们需要将水由水源地运输到水厂,因此我们需要安置输水管网,输水管网在整个及水系统中主要的为市政用户进行输水工作, 但通常不与用户管线进行连接, 但是也有与一些用水量大的用水户进行直接连接的情况, 因此我们把从水厂到配水管网的管线称为输水管。
1.2 配水管网。就是与输水管网进行配合将水送往市政各个用水户的一种给水管道系统。配水管网的管线可以根据管径的不同分为接户管、分配管和干管三种, 每一种管线的作用都各不相同。干管的管径大约为100毫米左右,在一些比较大的城市大约为200 毫米左右,其作用主要就是将水输送到市政中各个用水城区,以供用户使用。市政给水管道的布置,重点需要注意干管的布置;分配管敷设在城市的每一条道路下面, 它的作用是将由干管运送来的水直接分配到各个小区的总管道; 接户管是将用户管和连续配水管进行有机连接的管道, 因此又被叫做进户管。
1.3 对于市政给水管道的要求,我们需要根据城市的平面规划图进行考虑, 工程需要从基础上确保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同时保证在给水系统发生的时候, 能够迅速的将断水范围降低到最下,能够在不影响整个城市供水的基础上,最大化的降低供水能耗和管网的造价,因此我们在进行管道铺设的时候,要保证给水管线遍布整个用水区域同时,采用最短距离的管线敷设方式,有效的保障服务区内的每一名用户都能够获得足够的水压和水量。
2、市政排水管道布置设计
结合市政污水的种类、污水的污染程度、水体的整体情况、土壤条件、污水厂的位置、市政地形、城市规划等因素确定城市排水管道的平面布置情况。下文分别介绍几种不同地形下的市政排水管道的布置情况。
2.1 平行式,在对城市中地势倾斜向河流方向区域的管道布置上,我们可以采用干管与河道等高线基本平行布置方式,进行市政配水管道的敷设,同时有助于避免管道受到地形的影响, 如果管道受到地形的影响,将会导致干管的坡度过大,从而影响到管内部的水流速度,在管道的内部形成严重的冲刷情况,为了平行式敷设方式的正常进行,我们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市政道路的规划网的形态。
2.2 正交式的管道布置方式适用于市政地形明显有向水体倾斜的区域, 这种方式是通过与水体处置的位置上,通过最短的距离对排水管道的各个排水干管进行布置。
2.3 截流式。截流式布置方式是在正交式基础上再加以敷设总的干管截留各个干管的污水并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厂。截流式布置方式在区域排水系统和分流制的污水排水系统中运用较为广泛,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作后最后排入水体,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水体的污染情况,保护、改善环境。
3、市政给排水设计技术措施
3.1管道布置和埋深
(1)管道布置
城市管道布置有一定的顺序,在具体的布置中一定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合理正确的布置。一般的布置顺序是先对主干管进行确定,根据主干管的布置位置再确定干管的位置和走向。最后,综合主干管和干管的布置体系,确定支管的布置。只有坚持这样的顺序,才能确保管道之间的协调,实现市政给排水的效果。另外,为了实现最大量污水和雨水的自流排放,管道的布置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还应当充分考虑城市所在地的地质条件和原有管道的分布情况,保证新旧管道的布置的统一性。
地质条件对管道的布置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实现城市市政管道设计的最优化、降低施工难度、提高经济效益,应结合实际的地质条件采取最合适的布置方案,避免因地质条件的限制增加工程难度。地下建筑和障碍物对管道系统布置也有影响,地下建筑物属于原有的工程之一,在管道布置中要尽量避免穿越地下建筑物。这样既可以保证不对已有的地下建筑物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可以降低管道布置的难度。另外,管道纵坡尽可能与街道纵坡取得一致。水管的最小纵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0.3%。
(2)管道埋深
1)最大允许埋深
一般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不超过7~8 m,地下水位较高,可能产生流沙的地区不超过4~5 m。
2)最小埋深
等于管直径与管道上面的最小覆土深度之和。在车行道下,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0.7 m。冰冻地区,则要依靠防冻要求来确定覆土深度。
3.2污水管道设计
(1)污水管设计注意事项
确定管道的管径和坡度应与确定管道的起点终点埋深交错进行。必须仔细研究管网系统的控制点,控制点常位于区域的最远或最低处。各条管道的起点、低洼地区的个别街坊、污水出水口较深的工业企业或公共建筑都是研究的对象,水力计算从上游依次向下游进行。一般情况下,随着设计流量逐段增加,设计流速也应相应增加或不变。但是当管道坡度突然变小时,设计流速才允许减小。另外,随着设计流量逐段增加,设计管径也应相应增加或不变。但是当管道坡度突然增大时,管径也可以减小,减小的范围不得超过50~100 mm。
(2)跌水井的设置
在地面坡度太大时,为了减小管内水流速度、防止管壁被冲刷,管道坡度往往需要小于地面坡度。这就有可能使下游管段的覆土厚度无法满足最小限值的要求,甚至超出地面。因此,在适当的点可设置跌水井在旁侧管与干管的连接处。要考虑干管的埋深是否允许旁侧管接入,根据情况设置跌水井。
(3)泵站的设置
在干燥土壤中,管道的埋深一般不超过7~8 m;在多水、流砂、石灰岩地层中,一般不超过5 m。如果超过,则要设置泵站。
3.3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网规划和居民区详细规划,结合地形、地物等条件确定,力求做到工程经济合理,管网疏密恰当。避免埋深过大或过小,坡度过陡或过缓。
雨水迳流的水质与其所流经的地面情况有关,一般初期雨水较脏,而经过一段时间后,迳流水就比较清洁了。因此,就应该尽量就近排入水体。在设计管径时按满流计算,并允许按地区重要程度有一定时间的溢流。
雨水管渠系统大体上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房屋及庭院雨水排除系统、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口。必要时,可以设置雨水泵站和雨水调节湖等。雨水系统布置的主要原则是根据流域内的重要性,将雨水迳流及时就近排放到水体中去,尽量减小由于积水所造成的损失和居民的不便。
3.4城市地下管道
管道纵坡尽可能与街道纵坡一致。水管的最小纵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0.3%。为防止或减少沉淀,雨水管设计流速常采用自清流速,一般为0.75 m/s。为了满足管中雨水流速不超过管壁受力安全的要求,对雨水管的最大纵坡也要加以控制。通常道路纵坡大于4%时,需分段设置跌水井。
4.结论
综上所述, 市政给排水管道的布置方式多种多样, 但是我们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是要遵循着基本的设计原则, 综合实际的城市情况,选取最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进行管道的敷设工作, 这样才能够在确保城市给排水工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 保证城市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市政给排水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17).
[2]梁廷强.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东科技.2009(24).
[3]姜岩,姜海龙.市政工程给排水管线施工工艺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