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对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特点及应用优势简单介绍基础上,重点对长距离顶管施工工艺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长距离项管施工;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 

  社会科技不断发展,城市市政工程建设逐年递增。现阶段给排水施工中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实际施工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要确保给排水工程的质量只有对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深入研究,对技术进行规范,此技术才会更为完善。 

  1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优势 

  1.1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特点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具有如下特点。(1)对作业区域无太大影响,在较小作业面积下能完成大量施工操作,对其他项目及周边环境也无很大影响。(2)施工中噪音小,周边居民生活不会遭受很大的噪音干扰,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小。(3)施工的效率高。该技术应用后不仅施工质量得到了确保,施工工期也显著提前,施工单位经济收益大大提高[1]。 

  1.2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传统给排水施工需将地面开挖,开挖后才能开始管道铺设,土方回填等工艺流程,施工中路面开挖对城市交通造成了很大不便。而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无需挖土,解决了给排水管道铺设中的很多问题,比如说课顺利穿过建筑物,穿过江河湖泊,地下轨道等,且管道铺设结构更为安全。 

  2长距离顶管施工工艺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主要应用了如下施工技术。 

  2.1非开挖施工技术 

  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是采用灰浆喷射衬层法来施工的。工作沟开挖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对工作沟的规模合理控制,不能拥有过大的偏差,要确保给排水施工现场能够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人员还需对给排水系统不断完善,严格依照市政给排水施工方案对给排水管道系统进行合理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为后期管线敷设做好准备,才能全面提升非开挖的长距离顶管施工的施工质量。 

  2.2顶管施工 

  长距离顶管施工顶进施工前需对施工设备运转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需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在导轨高程,坡度,中心线布置导管,避免工作井洞口会流入地下水或者土,可采取顶进施工。在土体上将工具管切入,切入后严格控制好水平偏差,让水平偏差<5mm,并将设定的标高加抛高当作高程,在工作井中安放上钢管,第一节钢管连接后,导轨上钢管尾部长度需在200mm-300mm范围,连接砼管[2]。人工开挖前,将刃口切入到周边土体内,自上至下分层挖土,避免出现正面塌方的情况。如挖土中遇到地下障碍物,需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将障碍物清除,清除后顶进施工。顶进施工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需对施工方式及时调整。施工中顶管内的泥土需通过再次顶进顶出管道之外,并通过千斤顶推动钢管穿出工作井的预留口,完成管道施工。 

  2.3水平螺旋钻进 

  水平螺旋钻进是长距离顶管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施工工序。水平螺旋钻进技术应用后能让长距离顶管施工对地表影响尽量减少,能避免土层在施工中被破坏。水平螺旋钻进技术施工中目的性极强,通过螺旋钻杆,按照既定的施工方案,将钢管投放到预先留设的工作井。尽管此技术在施工应用较多,但仅对口径小給排水管道适用,施工中能可对管道顶进中的偏差进行纠正,确保长距离顶管施工的位置能准确无误,不会对地表建筑及土层造成过多干扰。但是施工中螺旋钻杆方向难以控制,管道施工精度存在一定限制,这是此技术施工中的主要缺点。 

  2.4通风系统的设计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还需对通风问题进行明确,确保通风效果,因为施工人员施工中会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且管道涂料也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施工中只有空气保持流通,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才能有足够的保障。施工中可选用鼓风,抽风,鼓风+抽风集中方式对通风系统进行设计。鼓风式通风系统出口气流的有效射程长,能将工作面的有害气体及时排出,且拥有良好除烟尘能力,安全性能良好。但是这种通风方式的缺点是通风的距离短,混浊空气在被驱散之后需要通过整个管道才能有效达到工作坑中。 

  2.5进出洞技术 

  长距离顶管施工中还需对工作井的洞口做好止水处理,也就是做好进出洞处理。施工中多采取橡胶止水法。密闭作业施工之前需先将注浆孔有效埋设,这样才能将湿润土泥浆及时压住。洞外施工中,可通过SMW工法桩对土体结构进行处理,还可在内衬预留洞结构中安装双道橡胶止水法兰止水装置,并处理好洞口的触变泥浆,这样出洞段的土地才更加稳固。 

  3结语 

  综上所述,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拥有很多优势,有效解决了传统给排水施工缺点。今后施工人员需对此项技术多加分析,让其更好为市政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周圣兰.探究长距离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02):130-131. 

  [2]李丹.市政给排水施工中预管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