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灭火剂是指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或对燃烧反应历程起负催化作用,使燃烧中止的物质。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灭火剂,已被人们公认为是灭火成败的关键。 

  关键词:灭火剂 思考 
 
  灭火剂是指有效地破坏燃烧条件或对燃烧反应历程起负催化作用,使燃烧中止的物质。使用灭火剂的目的在于火灾一旦发生后,有效予以扑灭,减少火灾损失,除争取时间快速反应,尽早采取灭火行动外,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灭火剂,已被人们公认为是灭火成败的关键。
 
   使用不同灭火剂,可以产生不同的灭火作用。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的作用通常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一种灭火作用占主导地位,即针对不同的物质燃烧,采用不同的灭火剂,是灭火战术的中心环节,失去这一环节,灭火战术将付之流水。现代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水、泡沫、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等,只有了解灭火剂的基本性质、灭火原理,适用火灾类别和应用特性,水的灭火作用主要有冷却、窒息、乳化、稀释和冲击作用。下面以灭火剂水为例子,浅谈一个它的使用:
 
   一、直流水与雾状水的运用
 
   1979年9月5日,某市理发店不慎失火,消防车赶到现场时,火势并未烧穿屋顶,仅在顶棚内燃烧。在这个40平方米的屋子里,如果用雾状水喷射,完全可以把火扑灭。但是由于直流水的冲击,使6块12平方米的门面大玻璃、14块大挂镜破碎损坏。火灾后,该店修理房顶花了五百多元,而修配门面玻璃和大挂镜却花了近八百元。又如车间内的可燃粉尘(面粉、铝粉、糖粉、煤粉等),在发生火灾后,用高压直流水枪扑救,结果粉尘被水流冲击后充满整个车间,悬浮空气中,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为什么在灭火中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由于有些指战员在火场上判断不准,又不问清燃烧物品的性质,不看火势大小,不按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不灵活运用手中的水枪,而是习以为常,只会用直流水一个劲地冲击的缘故。还有些当事人有意隐瞒违规生产、使用的易燃品、爆炸品、化学危险物品,导致指挥员、战斗员失误。以上说明我们要掌握直流水与雾状水的特性,正确使用水流,对症下药,才能有效地扑灭火灾。
 
   二、不能用水扑救的情况
 
   有些物质着火时,不能用水来扑救。这些物质遇水会产生易燃或自燃气体并放出大量热量,会使燃烧更剧烈甚至发生爆炸。例如我们熟知的活泼金属钾、钠等,遇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氢气自燃。这些物质还有锌粉、镁粉、氢化钠、碳化钙、氰化钠等等。
 
   1979年7月14日,南京某化工厂氰化钠仓库失火。两只氰化钠桶发生爆炸,掀掉桶盖,火焰窜上房顶,库内大量氰化钠桶和毗连的建筑,受火势威胁,建筑物火势需射水控制,而氰化钠遇水剧烈反应。指挥员果断措施,先用干粉扑灭氰化钠桶火焰,把桶转走,再出三支水枪控制和扑救木屋顶火势,只用了八分钟就将火扑灭。所以在火灾扑救中,能够正确使用灭火剂,就能掌握灭火主动权,成功扑灭火灾;反之,容易造成扑救失利。
 
   三、用水灭火注意几点问题
 
   用水灭火时,应注意:对高温生产装置和电子仪器、贵重图书资料等火灾,不要轻易用水扑救,虽然可能将火扑灭,但也会由于水的作用而损坏设备或资料;对带电设备火灾,要尽可能在断电后施行扑救;对贮有大量浓硫酸、浓硝酸及盐酸等危险液体场所的火灾,要注意水灭火时的冲击,避免水与上述液体接角引起酸液发热飞溅、流出,危害人身安全或引起新的燃烧。
 
   近几年来,各地因灭火剂使用不当而使灭火失利的现象常有发生。究其原因:一是指挥员对化学物品的性能、应该使用的灭火剂心中无数,临阵吃不准,挨个“试着用”。二是把卤代烷和二氧化碳当作万能灭火剂,遇到难题,即拿出这张“王牌”。殊不知某些物品能与它们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加剧燃烧,引起爆炸。因此,把正确使用灭火剂作为一项战术措施予以研究和教育队伍,对顺利扑救火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